什么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?-兰州脑康中医院
2023-08-27 11:06 进入脑科疾病答疑区
医院公告
我院为兰州市医保定点单位,如以下阐述文章有不明之处,建议花几分钟时间点击网络咨询服务,一对一为您网络解答咨询!
什么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?
01心理疾病定义
主要指的是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,出现了大脑功能的失衡,会影响到患者的感觉、知觉、意识、思维、情感、意志活动、行为能力、记忆力、智力等方面,不能维持正常的精神心理活动。当患者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时,需要进行系统的治疗。
02精神疾病定义
是指在各种生物学、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,大脑功能失调,导致认知、情感、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。
从定义我们不难看出两者存在很大的相似性,大家很容易混淆两种疾病。下面我们从病因、临床表现、治疗和预后、预防这些方面说一说两者存在的区别。
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病因?
01心理疾病病因
主要是社会应激因素导致,一般会让人产生损失感、威胁感和不安全感。人的心理活动通常与某种情绪活动相关联,如愤怒、恐惧、焦虑、忧愁、悲伤、痛苦等。虽然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心理反应,但强度过大或时间过久,都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,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,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。如超负荷的工作压力、感情与家庭的变故、对网络依赖的心理、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、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、学习任务过于繁重、过分溺爱独生子女、投资受损无法承受、难以适应社会发展、老人缺乏精神关爱等。
02精神疾病病因
主要与遗传因素、躯体疾病因素、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很大的关系。精神疾病多数与遗传有关,或者有些精神疾病是由于器质性的损伤而导致的精神障碍,还有就是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,以及重大事件和情境应激而导致的。
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临床表现?
01心理疾病临床表现
主要表现为抑郁、焦虑、恐惧、失眠等。过度的自信和过度的自卑,过度的兴奋和过度的忧伤。另外还有易喜,易悲,易冲动。或盲目乐观,精力充沛,狂躁,或无精打采,遇事冷漠。患者通常对自己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,能够做到客观评价、正确认识。
02精神疾病临床表现
表现为感觉减退、感觉过敏、幻听、幻视等感知觉障碍,疾病还可伴有自知力障碍,精神疾病患者缺乏现实检验能力和缺乏批判能力,对自己精神状态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,甚至否认存在的精神问题,认为幻觉、妄想等想到的都是现实存在的,甚至可能在病态症状的支配下,做出各种过激行为。
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处置?
01心理疾病处置
预防:保持乐观心态、培养业余爱好、进行自我情绪调节。
治疗:发作时主动寻求帮助,可以通过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应对,治疗时间较短,效果较好,且不易复发。
02精神疾病处置
预防:可以通过指征性预防、选择性预防、一般性预防等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发生,消除、减少病因,对疾病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治疗:精神疾病发作期有伤人、自杀等风险,一般使用药物、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,需长期按时按量服药,防止疾病复发,治愈后需要进行生活技能训练、心理功能康复、药物自我管理能力训练、学习求助技能等多种康复训练,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。
主要指的是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,出现了大脑功能的失衡,会影响到患者的感觉、知觉、意识、思维、情感、意志活动、行为能力、记忆力、智力等方面,不能维持正常的精神心理活动。当患者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时,需要进行系统的治疗。
02精神疾病定义
是指在各种生物学、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,大脑功能失调,导致认知、情感、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。
从定义我们不难看出两者存在很大的相似性,大家很容易混淆两种疾病。下面我们从病因、临床表现、治疗和预后、预防这些方面说一说两者存在的区别。
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病因?
01心理疾病病因
主要是社会应激因素导致,一般会让人产生损失感、威胁感和不安全感。人的心理活动通常与某种情绪活动相关联,如愤怒、恐惧、焦虑、忧愁、悲伤、痛苦等。虽然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心理反应,但强度过大或时间过久,都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,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,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。如超负荷的工作压力、感情与家庭的变故、对网络依赖的心理、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、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、学习任务过于繁重、过分溺爱独生子女、投资受损无法承受、难以适应社会发展、老人缺乏精神关爱等。
02精神疾病病因
主要与遗传因素、躯体疾病因素、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很大的关系。精神疾病多数与遗传有关,或者有些精神疾病是由于器质性的损伤而导致的精神障碍,还有就是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,以及重大事件和情境应激而导致的。
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临床表现?
01心理疾病临床表现
主要表现为抑郁、焦虑、恐惧、失眠等。过度的自信和过度的自卑,过度的兴奋和过度的忧伤。另外还有易喜,易悲,易冲动。或盲目乐观,精力充沛,狂躁,或无精打采,遇事冷漠。患者通常对自己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,能够做到客观评价、正确认识。
02精神疾病临床表现
表现为感觉减退、感觉过敏、幻听、幻视等感知觉障碍,疾病还可伴有自知力障碍,精神疾病患者缺乏现实检验能力和缺乏批判能力,对自己精神状态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,甚至否认存在的精神问题,认为幻觉、妄想等想到的都是现实存在的,甚至可能在病态症状的支配下,做出各种过激行为。
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处置?
01心理疾病处置
预防:保持乐观心态、培养业余爱好、进行自我情绪调节。
治疗:发作时主动寻求帮助,可以通过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应对,治疗时间较短,效果较好,且不易复发。
02精神疾病处置
预防:可以通过指征性预防、选择性预防、一般性预防等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发生,消除、减少病因,对疾病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治疗:精神疾病发作期有伤人、自杀等风险,一般使用药物、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,需长期按时按量服药,防止疾病复发,治愈后需要进行生活技能训练、心理功能康复、药物自我管理能力训练、学习求助技能等多种康复训练,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。
如果您有上述精神心理问题,请点击在线咨询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》》》》》》 在线咨询 《《《《《《
400-801-6609
免费电话倾诉,兰州脑康医生在线